生命之花在与绝症抗争中绽放 ——记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交通民警王萍

2016-3-4 12:01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913| 评论: 0

摘要: 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王萍,入警29年里她一直从事会计工作,她管理的账目,经过上级审计部门的账目审查从没出现过半点差错。她为警清廉,保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“湿鞋”,是同事们公认的“红管家”。 ...

    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王萍,入警29年里她一直从事会计工作,她管理的账目,经过上级审计部门的账目审查从没出现过半点差错。她为警清廉,保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“湿鞋”,是同事们公认的“红管家”。王萍被诊断为身患白血病的十四年中,她一直带病坚持工作,曾4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。面对绝症,她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,她用一颗孝心温暖着两家的老人,使老人提起她感动得泪流满面。她以伟大的母爱和担当,把儿子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人才。她刻苦钻研业务,考取了会计师,她的生命之花在与绝症抗争中绽放。她先后十多次被各级评为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优秀业务能手”、“模范共产党员”、被商丘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十大“好检嫂”。

    人生无悔,她把事业当作最高追求

    2002年初,39岁的王萍被诊断为白血病,当时大医院的专家说她的生命只有3至5年。王萍患病初期,家人和医生都劝她放弃工作在家里静养,以保持最佳的治疗效果。王萍坚定地说“不工作我活着还有啥意义,我在与病魔抗争中实现我人生的价值,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”。

    十四年,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,对于身患绝症的王萍来说是那样漫长,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与病魔抗争。十四年里,她抱着本能的求生欲望,上千次打开中华和台湾骨髓库的网页,却始终没能找到与她配型的骨髓,但是,在无奈和绝望面前,她毅然选择了坚强,她以极大的毅力投入到工作中,由于身体过度虚弱,曾4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,在与时间竞跑中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和长度,用奉献照亮了她31年的从警之路。

    今年51岁的王萍,1985年大学毕业后入警,先后在3个单位从事会计工作。不管她走到那里,她都把事业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,兢兢业业工作,认认真真办事。王萍是一个敢于坚持原则的人。一位中队干部报销单据时,其中有一张600多元的发票不符合规定,她立即把那张票据抽了出来。该干部说:“大队领导都签过字同意了,你何必这样认真,花的又不是你的钱。”王萍认真地说:“只要是不符合记账规定的,不管谁同意报销都不行,不记假账是我做人的原则。”

    有一年春节前夕,大队研究年终要给民警发放一批福利和劳保用品,经销商在报账时多开了1200多元的票据,大队领导在签字时没有发现,也在票据上签了“同意报销”,而王萍发现后坚持不给报销。王萍下班后,经销商找到王萍的家,把1200元钱放到王萍家茶几上,王萍严肃地说:“我当会计这么多年,损公利己的事我从不干。”最后她还是按原则办事,把不该报的钱扣了下来。

    大队长刘永杰说:“大队的账目经多次审查没有出过半点差错,王萍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过利益,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作是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,她是大家公认的‘红管家’、‘铁算盘’。”

    前年夏天的一个下午,由于疾病折磨,她晕倒在会计室的办公桌上,同事们含泪把她送到医院,可第二天8时她又准时到单位上班。有一年冬天,王萍的身体虚弱到了走路都十分困难的地步,下班回到家汗水把她的衣服都湿透了,她一头栽倒在床上,一连两顿饭都没吃,第二天她让丈夫用自行车驮着她到单位,下班时丈夫又用自行车把她从单位驮到家。丈夫含着泪对王萍说:“你工作我不反对,但你不能不要命地工作啊。”王萍说:“也许我的生命不会太长,但我活一天就要让生命活得有意义,哪怕死在岗位上我都感到值。”

    交警部门每次专项行动,支队都要求机关民警到街头站高峰岗,每次王萍都积极要到一线执勤,大队领导坚决不同意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去站岗。2014年夏季,交警支队对市区开展了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专项行动。王萍见机关民警每天7时都站高峰岗,一天早上,王萍强打精神来到八一路执勤,20分钟后,豆大的汗珠从王萍腊黄的脸上滚落下来,汗水湿透了她的警服,这时到八一路查岗的大队长刘永杰发现了难以站稳的王萍,刘永杰立即把她送到了医院,王萍告诉刘永杰说:“看到大队的同事都在挥汗如雨执勤,俺心里不是滋味啊,总想着在我有限的生命中多干一点是一点,没想到这身体这么不争气”。

    大爱无疆,她用美德装点人生

    王萍出生在干部家庭,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。她有一个善良、胸怀大爱、乐于助人的美德。王萍与丈夫王立民结婚的第6年,王立民的31岁的大姐患病去世,姐夫另外组合了新的家庭,撇下5岁的外甥女无人抚养。王萍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。她便与丈夫商量把外甥女接回来当闺女养。从接到王萍身边那天起,王萍就把小璐宁当作亲闺女看待,本来姓郭的小璐宁改为姓王,从女儿衣食住行都照顾得无微不至。在温暖的母爱中,小璐宁顺利读完了小学到医学专科,毕业后又安排在商丘第二人民医院。在培养女儿身上王萍和丈夫倾注了大量心血,付出了极大的努力。2009年5月1日王璐宁结婚那天,穿上婚纱的王璐宁抱着王萍哭成了泪人。“妈妈,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,您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我,我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女儿。女儿最放心不下的是妈妈的病”。王萍说:“闺女,只要你生活的好,妈妈就放心了。”王璐宁说:我在妈妈身边生活了24年,妈妈没有吵过我一句,更没有打过我一次。我所有的同学、朋友、同事都不知道不是我的亲生妈妈,他们都说我有一个知道疼爱女儿的好妈妈。每次听到朋友们夸妈妈时,我却感动的泪流满面。使我最为感动的是,2014年我要生孩子,妈妈整天掰着手指头算我的预产期。为了能照顾我,她和爸爸提前到北京复查病情。可到北京刚挂了专家号,我预产期提前生了,妈妈接到电话病未来得及看,当天就从北京赶到商丘医院照顾我。我在生孩子的一个月里,妈妈拖着病体照顾了我一个月。每次我看到妈妈那蜡黄的脸庞和瘦弱的身体,我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。我终生不会忘记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。她不是亲妈却胜似亲妈。

    2013年春天,王萍随丈夫到郑州看病在市内公交车上,当时车上的人员较多,身患重病的王萍先后给3位老人让座。当她第四次让座时,车上的一位老人对王萍说:“孩子,你别再让座位了,我亲眼看到你连让3次了。看你脸色那么黄,身体那么瘦弱,你也像个病人,你让座都让俺心疼啊。”丈夫王立民说,当时车上的人都很受感动,都夸王萍品质好、素质高。但谁也不知道王萍是一个白血病患者。

    2013年秋季开学时,王萍在与弟弟交谈中,了解到弟弟工作的宁陵县赵村乡董楼村张中林家中经济困难,妻子痴呆,女儿上到五年级就失学在家。王萍立即掏出500元钱,让弟弟买些学习用品转交给张家,说是咱的一点心意。第二天,弟弟回到宁陵县买些学习用品和姐姐转交的500元钱一并送到张中林手中,当张中林听说是一位身患绝症1十多年的女民警送的钱,感动得泪流满面,张中林手捧着500元钱激动地说:“这哪是钱啊,分明是一位警察金子般的心啊。”2014年春天,王萍到梁园区王楼乡老家走亲戚,听亲戚说他们村里有一位76岁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,王萍立即让亲戚领路来到老太太家中,并把身上仅有的260元钱塞到老太太手里,使老太太感动得不知说啥好,只夸王萍是个好心人。

    2007年底,丈夫王立民所在单位商丘市人民检察院在全系统评选 “十大好检嫂”。王萍患白血病一边坚持工作,一边支持丈夫的工作,被评为全市“十大好检嫂”。梁园区人民检察院领导知道王萍患了白血病,开展了为王萍捐款的活动,丈夫的同学也纷纷为之捐款。王萍手捧着捐款激动地说:“大家工作和生活都不容易,咱平白无故花人家的钱,我心里不好受。”王立民说:“这哪是钱,这分明是战友和同学们的一片爱心!”

    宋黎生与王萍在一个科室工作10多年,两人就像亲姐妹一样。她听说检察系统为王萍捐款的事,立即向大队领导汇报,是否以大队的名义打一份大病救助申请报告,向上级争取部分资金。大队领导争取王萍意见时,王萍说:“这钱还是留给最需要帮助的战友吧,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向组织伸手。”在王萍患病的14年里,5任大队长都曾建议为王萍捐款,都被王萍婉拒,她说她能扛住的决不给组织和同志们找麻烦。

     情意无价,她用真诚换来了珍贵的亲情

    王萍所有的亲人都说王萍是一位有责任心、有担当、讲情意、关心人的现代女性,也是她对人的那份真诚换来了珍贵的亲情,更是那份亲情延长了她生命的长度和厚度。

    王萍是家里唯一的女儿,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当了一辈子处级干部的父亲刚退下来,王萍被诊断患有白血病,爸爸把3个儿子叫到一起商量如何为女儿治病。大家一致认为倾尽全力为王萍治病,一是骨髓配型,3个弟弟一齐去医院检查,但配型都没有成功。父亲为给女儿治病,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。不懂股票的他把仅有的3万元跟着别人学着炒股,想多少赚点钱给女儿治病。2004年4月的一天中午,在股市大厅看到他买的股票下跌时,心往上一提,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,身体一向都硬朗的父亲仅67岁就这样走了。

    王萍的二弟在网上看到鸽子蛋和鸽子肉对治疗白血病有帮助,他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,在自己家套房的阳台上养起了鸽子。鸽子的粪臭味熏得人头晕,每到刮风鸽子毛满屋子飞,因为养鸽子他没少跟家人和邻居生气,但他为了给姐姐治病,一养就是十年。

    丈夫王立民是检察院反贪局的副局长,他与王萍结婚27年来,一直相亲相爱,在生活上相互照顾,体贴入微,在工作上相互鼓励,相互支持。因此,王萍在全市检查系统评选“十大好检嫂”时,王萍以她感人的事迹被评为“十大好检嫂”之首。王立民说,从妻子身上,我看到了她的善良、朴实、真诚、孝心和坚强。十多年前,王萍主动提出,把在农村的公爹和婆母接到商丘,对老人尽一份孝心,当时他们仅有一套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,王萍建议把自己结婚时的房子腾出来让老人住,一家3口在外租房子住,这件事让王立民感动不已。婆母被接来后,王萍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二位老人。父母的所有衣服都是王萍买。更使丈夫感动的是,她把结婚时娘家为她陪嫁的金耳环和金戒指送给了婆母娘,婆母带着儿媳给她的金首饰走到哪夸到哪,“王萍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儿媳妇”。婆母突患脑溢血住院两个多月,王萍拖着病体在医院守了两个多月,直到婆母去世。婆母去世时,家人说把王萍给的金首饰还给王萍吧,王萍说婆妹家经济条件差,把这给婆妹。婆妹接过嫂子给她的首饰感动得泪如雨下说“嫂子待俺比亲姐还亲。”

    今年97岁的婆奶奶王郭氏说,俺孙媳妇待俺有一百成,不是她和她爸为俺请专家治病,早就走啦。70多岁时作了一次阑尾炎手术,谁知手术失败,刀口一直长不住,肚里肠子往外涌,只有靠腹带勒着肚子,每天生活在痛苦之中。王萍陪丈夫回老家看婆奶奶时,发现这种情况,她立即决定把老人接到市里,并有她爸爸帮助联系专家。老人通过3次手术和4次缝合,终于使老人甩掉了腹带。老人78岁那年冬天,王萍自己回老家去探望老人,见老人时老人腹疼得厉害,在床上打滚。王萍二话没说立即把老人送到医院,经检查老人体内的胆结石有大拇指大小,需要立即手术。王萍在家人没赶到时在手术单上签字。老人手术前后昏迷了7个小时,医生说病人不是就诊及时,后果不堪设想,对此婆家人十分感动。王萍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,她买了毛线请表姐帮助给老人打了一顶线帽给老人,老人手捧线帽对孙子说,这哪是一顶线帽,这分明是孙媳妇的一片孝心啊。最使老人感动的是,王萍经常带奶奶洗澡,为老人搓背、梳头、剪指甲,老人说孙媳妇对自己的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。她能做到的每年大年初一跪在神佛面前烧纸祈祷,求神佛上天保佑孙媳妇的病能好,让全家幸福平安。

    丈夫王立民说,王萍对我和我的家人那么好,我一直都怀着感激之心对她,为攒钱给王萍治病,王立民这些年没舍得买一件像样的衣服,陪妻子到北京检查病,先后30多次,但北京的名胜古迹他一次都没有看过。他说只要王萍的病能治好,有一线希望,我要做百分的努力。因为王萍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。我时刻以妻子为榜样,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,干好本职工作。在领导岗位上连续工作17年,我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,多次被评为“办案能手”和“先进工作者”。

    身患绝症,王萍一度陷入了恐慌和绝望的境地,面对不满11岁的儿子和双方4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面对亲人们那关切和悲伤的眼神,一种责任感让她选择了坚强,她决心与病魔抗争,与时间赛跑,让有限的生命撑起这个濒临破碎的家。

    王萍的儿子十分懂事,在王萍患病初期的春节期间,他把压岁钱攒起来,把吃早餐的钱也攒起来。当王萍从医院回到家时,儿子用一双小手捧着800多元钱说:“妈,这是我的压岁钱和早餐钱,拿去治病吧,我长大后还要挣好多好多钱给妈妈看病。”王萍望着明显消瘦了的儿子,一把抱到怀里相拥而泣。儿子听大人说直系亲属骨髓配型成功率高,按规定18岁才能配型,可他13岁那年就坚持要求到医院抽骨髓化验,他要用自己的骨髓拯救妈妈,可是配型没有成功。儿子的举动让王萍十分感动,她下决心一定活下去,把儿子培养成才,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。14年过去了,最终她把儿子培养成了一名大学本科生。今年25岁的儿子王进前说,自从妈妈得了病,他从小学到大学没有吃过一点零食,不吸烟不喝酒,从没有到娱乐场所里去过,读高中时夏天中午总吃凉面条,用他的话说能省下一顿菜钱,自己宁愿吃再多的苦,也千方百计省钱给妈妈治病。他说他那时最大的愿望快点长大,挣钱治好妈妈的病,他就是怀着这样的期望变成刻苦学习的动力,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攻读学业上。大学毕业后,一央企在全市招18名大学生,仅一天报名就有380多名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前7名。王进前参加工作一年半,他把每月的工资都全部交给妈妈,他说这些钱都用在给妈妈拿药治病上。他工作后,以妈妈为榜样,力争把领导交给的工作干得好上加好。他在全市烟草系统大练兵和知识竞赛中,两次荣获标兵。2015年获得年度标兵。他说他刚参加工作表现能这样出色,这与妈妈对他的教育和影响分不开的。

    王萍的事迹被《人民日报》等多家媒体报道后,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与王萍联系,肯切对王萍的病情于以关注并要求给予帮助,都被王萍婉拒了。对此,王进前十分感动,他说他的造血肝细胞救不了妈妈,我要做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。用自己的捐献来挽救需救助人的生命。他的行动得到了王萍和爸爸的支持。

    14年弹指一挥间,但对一个患了绝症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的煎熬和漫长。14年她一路走来,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,品味了世上那份纯洁的爱情和亲情带来的温暖和感动。于是,她用坚强印证了生命的奇迹,她的生命之花在与绝症抗争中绽放。(编辑:东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