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2017-12-15 07:31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525| 评论: 0|来自: 新浪微博

摘要: 日常开车,难免会有小刮小蹭,当发生事故的时候,很多车主特别是新手车主往往不知所措。究竟在发生事故后,车主要怎样做呢?先来看个案例: 一位车主不小心追了前车的尾,结果这两位车主都是第一次遇到事故,完全不 ...

     日常开车,难免会有小刮小蹭,当发生事故的时候,很多车主特别是新手车主往往不知所措。究竟在发生事故后,车主要怎样做呢?

先来看个案例:

     一位车主不小心追了前车的尾,结果这两位车主都是第一次遇到事故,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,报完警后傻呆呆的在现场等交警过来,结果造成了后面大面积的拥堵。交警来到现场,定完事故责任之后,劈头盖脸的给这两位司机教育了一顿,还开了两张200块的罚款单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    这起事故责任很容易划分,追尾事故后车全责。但由于双方未能及时撤离现场,造成了道路拥堵,根据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》第十三条: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,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;造成交通堵塞的,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;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,依法一并处罚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    所以,发生了交通意外,不只是报完警等交警来处理就行了,而是应该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《交通安全法》第七十条规定:

     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,保护现场;造成人身伤亡的,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,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。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,应当标明位置。乘车人、过往车辆驾驶人、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。

   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未造成人身伤亡,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,可以即行撤离现场,恢复交通,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;不即行撤离现场的,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。

   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,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,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,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。

    交通法规已经很清楚了,对各类事故的处理都进行了明确的划分,不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(比如对方责任但对方挪动了车位置),同时也为了方便交警定责,应该先进行拍照留底,那拍照应该怎么拍呢?

1、拍车前车后

    在车前、车后拍照,最好是拍下车轮旁边的标志标线,便于交警准确判断事发时车辆的具体位置,而且一定要把对方车牌拍下来。

2、拍侧面

    车主可留下标志参照物,比如拍下周边的商店、路标等等,拍摄视角最好与车身侧面垂直,车身轮廓大小可以多拍几张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3、拍碰撞点

    重点对碰撞位置详细拍摄,可以多拍几张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4、拍刹车痕迹

    车主可走到车身后,有刹车痕的将车辆和刹车痕迹一起拍下。反正是拍得越全就对了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    最后一定不要忘记互相查看对方驾驶证和车辆的行驶证等证件,如果遇到证件不全的,那就要多留个心眼了,否则可能会吃大亏。有案例可鉴:

    司机白某开着车在路上被辅路并线上来的黄某撞了,事故发生之后,黄某马上承认是自己的责任,而且又递烟又拿水的态度特别好。黄某协商着走快速理赔,这样也不用占着车道影响交通,白某觉得合理,然后简单的拍了现场照片,并没看对方证件就相约去快速处理中心解决,谁知黄某的车是套牌车,离开事故现场后,就溜之大吉了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除了报警,还需要做什么?

    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主除了报警,还应该保护现场、拍照、互看证件,然后根据事故的程度来决定具体的处理方案

责编:淼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