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网讯 他,曾是一名优秀士兵,服役19年,荣立3次三等功,6次嘉奖;他,军队转业六年,已成为同事们心中的“主心骨”;他,是顾灏,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第七支队党支部书记、副支队长。
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
2011年12月,顾灏从武警上海消防总队转业,到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机动一支队,完成了一名消防队员到交通执法员的转变。2013年12月,他被任命为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第七支队党支部书记、副支队长工作。
顾灏所在的七支队共有执法人员27名,主要负责虹口、杨浦、原闸北三个区的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及全市公交和汽修行业监管。三年来,共处理各类行业违法案件4000余起,其中,整治非法客运案件1800余起。
这里好比一个准军事化部队,每天上午顾灏和执法队员必须确保现场出勤,雷打不动。“我们平均每天查处3至4起违法案件,从取证、笔录到立案,每组执法人员在一起违法案件处理上就得花上近3小时。每个工作日都是如此。”
“只要顾队到现场,我们就心定了。”一旁的中队长张君君翘起大拇指。在队员们看来,顾灏就是他们的“主心骨”,有疑难杂症都找他。遇上乘客不愿配合做笔录、驾驶员暴力抗法等取证难的情况,总有他的身影出现在执法现场。
今年春运执法检查中,顾灏带领3名执法队员在沪太路客运站周边例行巡查。当时,周围车辆很多,但顾灏并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。不久,他就敏感地发现一辆大巴车一直在客运站附近缓慢行驶,绕行了一圈又一圈,四五圈后,车上乘客明显增多。“这车有问题,八成没有营运资质,拦下检查!那可关乎着一车人的生命安危呢!”顾灏与交警将其拦截后,果不其然,这辆牌照为皖R0***2的大巴车正是冒充正规营运车来载客的黑车,缓慢行驶就是为了等待黄牛拉来的乘客。“虽然这些车都长得差不多,但顾队长总是能敏锐发现破绽,和他一起,我们总是有收获!”同事们说。
对违法者严厉,对乘客顾灏又是另有一份温情。有一次,他们在肺科医院附近查获一起非法客运案件,处理过程中遇上了棘手的问题。乘客是一位60多岁的肺癌晚期患者,孤身一人从江苏常熟到上海做化疗,身体非常虚弱。按照常规程序,执法队员应将乘客送至最近的公共交通站点,让其自行回家。但顾灏看着刚做完治疗,又带着大堆行李的老人,最终决定驱车100多公里将老人护送至江苏常熟双凤镇的家中。
在这里,就是有温度的“家”
支队一楼走廊的“笑脸墙”上有着每位组员的笑脸照,温暖人心。在这里,就是个有温度的“家”。
转业后的顾灏想法很简单,就是要把部队的凝聚力带到支队。他有一本随身笔记,密密麻麻记满了大半本,上到支队行动、支部活动、下到队员情况。
说起党支部的建设,顾灏滔滔不绝。“我给你讲个‘一块钱’的故事”顾灏说,“我们每天从伙食经费中节省出一块钱,这笔钱攒着,用来给退休队员过生日。经费不多,但要让他们感受到‘家’的温度。一条被子、一本影集,这就是一辈子的记忆!”
年初,老董退休。为了准备这本影集,顾灏可是煞费苦心,提前半年开始翻档案、找资料、四处收集照片,装订成册。欢送会上,老董翻看着一张张记录着自己工作的影集,沉甸甸的分量,几度哽咽。
顾灏说,要让每位队员感到温暖,把这儿当成自己第二个“家”。队员过生日,送上送蛋糕以表心意;支队院子里种上一块菜园,有汗水有收获;走廊宣传栏贴上活动照片,有付出有回忆……
小善举中有着大情怀
“祝咱们辰辰生日快乐,越变越漂亮。”上周末,顾灏提着蛋糕领着水果,来给辰辰过15岁生日。在这间只有18平米的老房子里,住着刘建新一家老小三人,顾灏是这里的“常客”。
其实,刘建新是顾灏“特殊”的朋友。2014年底,他在新华医院附近从事非法客运时被查处,正是顾灏处理的这件案子。一周后,刘建新拿着一大袋病历卡,将85岁的老母亲丢在支队,实施“软暴力抗法”,想免于处罚。
思前想后,顾灏始终放不下心,当天下班就赶往往刘建新所在的社区。实地走访中得知,他的胃被切除三分之一,家中老母亲身患乳腺癌,还有一个12岁患有心肌炎的女儿辰辰。生活所迫,为了母亲和女儿昂贵的医疗费用,他开起了黑车。“生活困难”并不能成为从轻处罚的依据。如何解决难题?顾灏忙前忙后,协助当事人办理并提供有效材料证明,最终采用“分期付款”的方式解决。
“闹访”过后,顾灏依然挂念着还在念预备班的辰辰。在他的倡议下,支队开展爱心募捐,连续三年为他们送去近2000元助学款。如今,辰辰已升初三,在班上还是个大队长,学习成绩名列前茅。
责编:淼淼